石頭湯





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教授 黃迺毓


  從前有個村莊,有一天來了三個又餓又累的士兵,他們向村民要食物吃,但村民
不肯。他們試了幾戶人家,都遭到拒絕。士兵們饑腸轆轆,卻一籌莫展。其中一個士兵
急中生智,就當眾宣布:「各位,既然你們也都沒有食物,我只好來作石頭湯了。」


  村民訝然,「石頭湯?到底是甚麼呢?石頭作的湯能喝嗎?」


  「首先,我們需要一個大鐵鍋。還要一些水和火。」士兵說。


  村民都預備好了之後,士兵又要三個圓而光滑的石頭,然後開始燒。村民睜大眼
睛看他們煮石頭湯。


  「作湯需要鹽和胡椒。」士兵喃喃自語,但是很快就有人拿胡椒和鹽來。


  「這種石頭很適合作湯,可惜沒有胡蘿蔔。」他們又說,立刻又有人拿來胡蘿蔔。


  「通常好的石頭湯都會加點捲心菜,可是沒有也沒關係。」士兵又說。


  「我回家找找看,說不定我有。」一個婦人說。不久,她果真拿來了一些,加到湯裏。


  「胡蘿蔔和捲心菜的味道配上牛肉和馬鈴薯,那就是天上美味了。」村民想一
想,既好奇,又不甘心就此放棄嚐嚐「完美的石頭湯」的機會,也就紛紛貢獻所有。


  「啊,最後還需一點燕麥和牛奶,就大功告成了!不過如果你們沒有就算了。」
士兵一邊攪拌一邊說,村民可不願抱憾終身,於是石頭湯作好了。


  大家七手八腳擺出桌椅,坐下來一起品嚐。村民又想:「既然有了這麼特別的
湯,為甚麼不配點麵包和烤牛肉,再喝點蘋果汁,那就更好了。」


  他們從來沒吃過那麼豐盛的大餐,大夥兒好開心,熱烈的感謝士兵們:「謝謝你
們教我們作石頭湯,我們以後都不怕挨餓了。」


       *        *        *       *


  小時候第一次聽石頭湯的故事,覺得那些士兵很厲害,居然用石頭也能作出美味
的湯來,就像我們玩辦家家酒,花草木石都可以成為佳肴,只不過我們作的只能假裝
吃,但他們的石頭湯是可以真的吃喝的。


  稍長,才開始明白,原來石頭湯的味道不是來自石頭,而是村民所提供的材料。
我覺得那些士兵很奸詐,要不到食物,就以「欺騙」的手段,害得老實善良的村民,傻
傻的拿出他們的積蓄,供他們大吃大喝。


  後來,有一段時期,我開始欣賞士兵的聰明機伶,他們肚子餓,總是需要解決民
生問題。可貴的是,他們不搶、不偷,而是想辦法讓村民心甘情願的加入作湯的材料,
皆大歡喜。


  成年後,每次看到這個故事,我就想到人性的自私,村民本來拒絕給饑腸轆轆的
士兵任何食物,後來卻因著自己想嚐嚐石頭湯的味道,而拿出存糧,活該他們被騙。


  前陣子,再讀石頭湯,又有了新的體會,教書許多年,我的學生也大部分都當老
師,常聽他們嘆息:「教書是一個付出的工作,作久了會乾涸。」


  在親職教育的場合,我也常聽到父母苦惱地表示:「現在的孩子真不好教,意見那
麼多!」


是不是因為我們還是把孩子當作是張白紙,而且是需要不斷上色的白紙,所以大人必
須幫他們畫圖?


  是不是我們還把孩子當作是空杯子,而且是杯底有洞的杯子,大人必須幫他不斷的
加水?


或許我們該放下「大人教小孩」的身段,以作石頭湯的心情,慢慢引導孩子發揮他的
潛能,將上帝賜給他的才華用出來,而不是自以為是地替他規劃學習,最後弄得雙方都
很累,卻只得到暫時性的表現。


  有些父母愛孩子,辛苦作湯給孩子喝;有些父母則寧可多花時間和精神,帶著孩
子一起作湯一起喝。


  你是哪一種父母呢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高城快樂斑比 的頭像
    高城快樂斑比

    高城快樂斑比蒙氏幼兒園

    高城快樂斑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